编者按:河工有这样一群人,她们是青年学生思想上的“引路人”,成长中的“同路人”,更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“逐梦人”。她们是良师、是益友,用爱与智慧陪伴每一个学生成长,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、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。在这里,让我们一同见证“扶光”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的璀璨风采,感受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谊与不懈追求。她们始终立足岗位、履职尽责,与全体河工人一道,共同为河工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敬请期待,她们的故事,将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携手前行,共筑教育梦想。

个人简介:杨思宇,女,中共党员,讲师,中国大学生在线专栏号作者、易班优质思政内容建设培育项目主持人;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编辑一部副部长、新疆大学高校思政智库融媒体中心副主任、吉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;高级职业生涯规划师、国际创业指导师、心理健康指导师;现任我校人工智能学院专职辅导员,兼授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》《创新创业教育》和《宝玉石鉴定与赏析》等课程。主持市级课题1项,校级课题2项,参与省厅级课题3项,发表多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。
一、守初心,做思想引领的“灯塔”
“思政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号,要走进学生心里。”这是杨思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她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首位,更懂得用创新方式让思政课堂“活”起来——通过即兴演讲、现场问答摸清学生思想动态,用“我心向党、欣欣向荣”主题班会厚植家国情怀,还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,让革命精神在实地走访中入脑入心。
她多次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,从红色文化的深度调研到留守儿童的暖心陪伴,从红色非遗资源的匠心挖掘到农业科技的创新赋能,她以实践为笔,以育人初心为墨,在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,用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扎根实践、培根铸魂的使命与情怀。





二、倾真心,做学生成长的“伙伴”
作为辅导员,在与学生谈话和交流中,发现自己心理和职规方面的知识欠缺,她利用课余时间潜心学习,考取心理健康指导师(高级)和职业生涯规划师等资格证书。她始终秉持“将心比心”的原则与学生相处,深知辅导员是学生大学时光中的“家人”,既要护航学业,更要筑牢学生成长防线。
面对学业困难的学生,她针对性地开展“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”的主题班会,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,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;针对有考研、留学规划的学生,她开展从“心”开始,向“新”出发的主题班会,拆解目标、梳理路径,助力学生明确前行方向;当学生遭遇情感困惑、人际矛盾等生活难题时,她第一时间介入谈心,以耐心和专业化解学生的烦恼。





在心理健康关怀方面,她构建了“每周随机谈心+每月安全班会”的常态化机制,通过“保护自我”主题活动,引导学生爱护自己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;同时,她联动班委实时掌握班级心理动态,确保问题早发现、早疏导。在她的守护下,学生阳光成长,所带班级不仅形成“比学赶超”的浓厚学风,还荣获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、“冀青之星”“省级三好学生”、“省级优秀学生干部”和“省级优秀毕业生”等荣誉。



三、强专业,做学生未来发展的“推手”
“不仅要陪学生走好大学路,更要帮他们看清未来的方向。”杨思宇老师担任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》、《创新创业教育》授课教师,以专业能力为学生搭建“成长阶梯”,成为未来发展的有力“推手”。
在职业规划方面,她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大赛,提供“私人定制”方案:为编程能力突出学生对接实习资源,助力冲刺字节跳动等大厂;为考研考公学生整理招考资源与备考资料。所带2023届学生中7人考取研究生,10人考取编制,多人入职互联网大厂。
在竞赛指导中,她全程陪伴学生参与“挑战杯”等赛事,从选题到打磨逐一指导。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等100余项荣誉,同时,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“优秀指导教师”。




四、勤钻研,做育人路上的“追光者”
在科研领域,她深耕不辍,主持1项市级课题、2项校级课题,参与3项省厅级课题,发表多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,以科研反哺育人实践。她常说:“辅导员要做‘终身学习者’,才能跟上学生成长的脚步。”

此外,她两次参与AI赋能高校辅导员沙龙分享,在第二期以《AI学术研究:生成式AI技术赋能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》为主题,提出构建“技术赋能+人文引领”育人模式,助力辅导员转型为“AI+人文”智慧育人领航者。相关直播吸引5.7万人观看、获14万点赞,通过分享AI与辅导员工作融合的实用内容,推动辅导员工作向“智慧型”转型,大幅提升了辅导员工作的办事效率。

从吉林大学研究生到“河工”辅导员,从青涩新手到“杂家”辅导员,杨思宇老师用6年时光证明,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,改变着学生的人生轨迹。正如她所说:“我想做学生值得‘回忆的辅导员’,用我的光照亮他们前行的路。”这份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,还在延续;那些被点亮的青春,也正在祖国的大地上,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终审:党委宣传部